溯源抓住八百里瓯江的微澜,溯回几千年传奇的起源。
古堰画乡»溯源»古堰
古堰画乡的“古堰”是指的是水利灌溉工程通济堰,是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,景区的核心所在。距今1500多年的通济堰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(公元505年),是浙江省历史最悠久的大型水利工程。
通济堰由拱形大坝、通济闸、渠道、石函、叶穴、概闸及湖塘等组成。碧湖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,落差20米,通济堰根据地理形势营造,将大坝建在碧湖平原西南部海拔最高处,横截松阴溪,引水入渠,从而基本实现碧湖平原农田自流灌溉。
“受堰之田,永为上腴”,通济堰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大不朽杰作,比西班牙人建于16世纪的爱尔其坝和意大利人建于1612年的邦达尔多坝还要早1000多年,是世界最古老的水利设施之一,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这在我国乃至世界水利史上都是一个伟大的创举。 14年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。
通济堰,历代多次续建整修。大坝呈弧拱形,长275米,宽25米,高2.5米,初为木筱结构,南宋时改为石坝。现存历代碑刻十八通,主要集中在大坝北岸的龙庙中。其中有南宋乾道五年(1169年)范成大"重修通济堰规碑"。另有明洪武三年(1370年)重刊宋碑两通,其中北宋元佑八年(1093年)"丽水县通济堰詹南二司马庙记碑",是现存最早的通济堰史料。通济闸至石函渠段两侧,留有多株千年护岸香樟。临渠建有文昌阁、店铺、民居、牌坊等各类清代木石建筑物。